大家需要等待,等到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后。
中化集团下属中化石油副总经理高宾说,中化集团将增加原油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油的采购量。这是中石油从非洲的南苏丹进口的原油。
这也让伊拉克人感到,他们从当地油气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好处。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总经理阿德南认为,中国能源企业在合作中追求双赢,在开发的同时造福当地,这是伊拉克石油企业愿意与他们开展合作的重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实体经济持续回暖向好,天然气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并在世界能源多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天然气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可以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当前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能源消费向低碳化转型,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加快储气库建设、提高天然气调峰和应急能力已提上日程,是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的必要保障。天然气进口量5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3%。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西气东输、陕京、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长距离、大输量的主干管道。
相信接下来几年中,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快。未来,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完善和供给体系的健全,有望推动我国加快利用清洁能源。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尼等国的LNG源源不断运抵我国。冬季,冻土又是一只拦路虎,有些硬邦邦的有三四米厚。
看西北,打造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A、B、C线已经相继建成。冬季,中俄东线北段(黑河长岭)的管道需要长期忍受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一般的钢材难以做到。
你可知道,这条钢管长龙长达3300多公里,起自黑龙江黑河市中俄边境,终点是上海,跨越了9个省区市。惠及多方管网建设的加速,保障了各地用气平稳有序,促进了节能减排,也发挥了产业带动作用一条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时间预计5年,投资巨大,究竟意义何在?要知道,这条管道于2020年投产之后,输量会逐年增加,到2024年,每年将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去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4%左右。据介绍,中俄东线沿路交替分布着超深冻土、水网沼泽和林地。一方面,完善四大进口通道,构筑天然气多元引进格局,织密进口安全网。
目前,D线正在建设之中。为让运管车进来,工人们要提前铺草帘、撒碎石、垫钢板。一张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正在神州大地铺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覃伟中说,用这么大口径的管道,主要是为了多输送天然气,压力也要够猛,等级达到12兆帕,能把水柱打到1000多米高。
成绩令人振奋,短板也依然存在。最显著的成效,是可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我国天然气进口将形成多渠道、多方向、多国进口的格局,可以更好地规避能源进口风险。2018年底,从江西吉安到福建福州、沿线80%为山区的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口径达1422毫米、压力等级有12兆帕。主动脉挺起来了。一圈焊口约四米半,每道焊口要焊911层,整个工程焊口多达30万个,加上钢管管径大、管壁厚、钢级高,种种因素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对焊接工艺的要求极高。通过钢管厂的技术改造,目前椭圆度误差已下降到4.2以下。侯宇说,所谓全身扫描,就是通过全自动超声波检测(AUT),及时发现焊缝中的各种瑕疵和影响安全的超标缺陷,将气孔、夹渣等尽数治愈,目前,中俄东线已经实现了AUT检测全覆盖,线路焊接的一次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将天然气通过管道从东北送到上海,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编 者黑河,我国东北边陲。近年来,伴随着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大幅增长,我国超前谋划,提速建设油气管网。
中俄东线工程项目部第一项目管理分部副经理侯宇说,精度更高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随着钢管厂废品率的降低,节省了大量管材成本。2018年,广东天然气管网粤东、粤西、粤北三地6个主干管网项目动工,江西省开工建设了1900公里天然气省级管网,海南省拟建中部天然气管网工程,全长约293公里天然气联络线和区域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短板孕育着潜力,也为我国下一步加快管网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有关部门2017年5月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已经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管道里程达10.4万公里;到2025年,全国天然气主干管网全部连通,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接入天然气管道,逐步实现天然气入户入店入厂。
工人们也想出妙招:给挖沟机加装单钩和破冰齿,全副武装破土挖坑。届时,全国城镇用天然气人口达到5.5亿人,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12%左右。看西南,中缅油气管道中的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解决了我国西南地区近两亿人口的用气问题。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建设提速完善四大进口通道,织密进口安全网;推进互联互通,构筑全国一张网要送气,先铺管。二来,焊接质量要追求极致。
为应对这一难题,钢管厂研制出更耐冻的管材、管件,让管道脱下了厚厚的棉袄。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项目人员还会定期给管道焊缝做全身扫描。
以中俄东线为例,投产之后,每年输送的天然气替换煤炭之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粉尘排放量84万吨。这些重大工程目前进展如何,有什么建设故事?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又将如何实实在在地改善人民生活?今天起,本版推出重大工程 发展脊梁系列报道,聚焦能源、交通、铁路等领域重大工程,盘点中国建造取得的辉煌成就。
毛细血管密起来了。2013年的消费量为2.2亿吨标准煤,2018年预计上升到3.7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老百姓温暖过冬的背后,大规模的管网建设功不可没。届时,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的供气紧张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对钢铁冶炼、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形成有力助推。2017年末,由于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我国局部地区天然气供应出现了紧张局面。
若用手工焊,焊接一道口需8小时左右,劳动强度大、操作也不稳定。此外,项目人员还要应对地理条件复杂的施工环境。
轰隆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吊机迎着寒风发出轰响。自2009年12月投产以来,累计输送天然气近2500亿立方米,惠及3亿多人。